我有设计需求 登陆 注册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设计资讯 > 设计前沿 > 筑艺匠:室内设计行业遭遇多面夹击,如何突出重围?
筑艺匠:室内设计行业遭遇多面夹击,如何突出重围? 作者:筑艺匠时间:2019-08-25  854人已看过
摘要 Summary
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打响,首先最明显的是股市动荡,楼市受到较大冲击,与之紧密相关的装饰设计行业及家居建材行业也深受影响,作为设计服务圈的工作者,筑艺匠平台的创始人之一,我们也深感艰难,但越在这个时候我们越应该坚持。今天想跟大家聊的重点不是筑艺匠,依然是我们的室内设计师及设计行业的发展。
      文章的标题是室内设计行业遭遇多面夹击,那么夹击来自哪些方面呢,不仅是当下环境造成的,还有历史渊源,我大概总结了以下三点。


一、客户对设计价值的认可和接受度达不到,导致收取设计费难


        究其原因,中国的室内设计起步较晚,真正开始发展阶段应该是在90年代末21世纪初,也就是香港回归后,许多港资设计公司来内地投资开公司,同时引进了设计上的一些管理和操作流程,这给国内室内设计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推进。之后又不断引进来自欧美及日本这些发达国家的设计理念。近30年来虽然我国设计师的设计水平在不断提升,但比较遗憾的是,客户对设计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却不及设计水平的提升速度快,否定设计工作的价值,甚至很多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也不愿意为设计费买单,这让辛苦的设计工作者苦不堪言,同时也受制于国家对设计行业的扶持力度。


二、经济环境不稳定和房地产调控导致设计需求减少


       文章最初已经提及到,中美贸易战波及最明显的是股市和楼市,也必然影响装修设计和家居建材行业,但这场贸易战是我们与美国必打的一仗,美国和西方国家害怕中国强大起来,我们必须应战,我们很痛,美国民众其实比我们还痛,只有打痛了,他们才会老实。就像“华春莹说的:谈,大门敞开;打,坚持奉陪到底!”设计需求在这期间明显减少,但能坚持过寒冬,相信会有更温暖的春天。


三、传统设计与科技时代的重叠



      当国内设计价值的认可度还未普及,市场规模还未形成,这时候各种设计软件和设计工具层出不穷的出现,满足了大批客户的基本需求,导致大量身处下游的设计师失业。


       尽管设计行业面临种种困难,但是自2012年进入这个行业,对于行业未来的发展,我始终持乐观的态度,虽然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首先我们要相信困难是暂时的,其次新一代消费群体(95后,00后)对于未来的生活品质,无论是包装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还是空间设计的要求都一定是不降反升,况且,我国经济增长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所以我希望每一位热爱设计的设计师相信并坚持自己的职业,有困难并不可怕,怕的是没有方法去解决,不去学习,退缩乃至放弃。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对于我个人来说蛮喜欢环境带给我们的挑战,因为恶劣的环境可以激发出人的潜能,可以给优秀的人相对更公平的舞台,就像狼群在寒冷的冬天很少存储食物,他们也不冬眠,无论多恶劣的天气依然要去觅食,经过一个冬天,有的狼死掉了,但对于狼群来说是好事,这种淘汰无形中优化了狼群。


面临当前问题我们如何突围?


      那么我们又将如何突出重围呢?对于甲方不够认可,不愿意付费的难点,我想除了政府需要宣导,媒体需要传播这些是外界的力量,是我们不容易去改变的,对于设计师自身来说还是要打造个人和企业品牌影响力,在营销界有句很经典的话:追马不如养草。也就是说,与其去追着客户跟他去解释设计的价值,不如自我修身,提高设计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对于如何进行品牌建设,前段时间业内的好朋友美乐的一篇文章《设计公司尚在创业阶段,该如何进行品牌建设》,(出自微信公众号:大道恒美品牌转播)已经写的非常透彻,我们纵观市面上所有知名的设计企业、设计工作室以及设计师个人,设计费能收到让你惊愕的,没有哪家企业从建立之初是不重视品牌建设的,(黄全老师创立的集艾设计、姜峰老师创立的杰恩设计,邵唯晏老师创立的竹工凡木,崔树老师的寸匠设计……) 


       品牌是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它是可以传承的,在我个人和我们的团队跟设计师打交道的过程中,碰到太多完全不重视品牌建设的老板和设计师了,认为自己在当地有关系,或者我的设计实力不错,不缺少项目,觉得那些东西太虚了,也碰到不少几年后吃完老本幡然醒悟的,看到当年和自己差不多实力的设计师早已经拿过很多国内外奖项,开始用个人影响力和品牌影响力在各大活动中去分享自己的理念,不仅设计做的一流,还传播知识,弘扬大爱,有的还投身公益事业,设计费对他们来说仅仅是一个数字了。我并不是提倡所有人都要站到台上去宣扬什么才叫有品牌影响力了,当我们的企业或个人有了一定的实力和品牌知名度,传播的一些东西能影响到更多人的时候,发现通过分享原来能改变台下很多倾听者的命运,从而也让越来越多人记住了分享者的名字和他的品牌名称。这是一种体现品牌社会价值的方式。况且在自媒体时代,信息大爆发,大家获取信息的渠道实在太多了,不仅要做品牌,还要做的有质量,这对设计师来说也的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产品时代到品牌时代,让更多设计品牌在国内站稳脚跟并在未来走向世界这才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前段时间我让团队整理我们这些年服务过的一些黏性强的设计公司信息,目的是去了解大家进一步的需求,发现另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有企业官网的设计公司只有10%左右。过去没有关注过这个问题,感觉很震撼,其中不乏设计水平已经很不错的企业,更不用提及自媒体的建设。所以我建议大家,重视品牌建设,客户了解企业的窗口:企业官网,官微,微信公众号,自媒体平台等这些最基本的传播渠道是首先要重视的,以及企业的名字当初是不是起的太随意?企业Logo的设计,VI整套设计等都应该系统化起来。


       其次是公司和个人的定位,我们再以几位当下行业里比较知名的设计师举例,黄全老师,您第一个想到他擅长做什么?一定是营销中心和办公空间;杨邦胜老师,一定是酒店;我们的女神设计师李想老师,想到她会想到什么?一定是钟书阁对吗,图书馆还有亲子餐厅;北京的刘道华老师,当然是大董烤鸭店,餐饮空间设计的高手。每一位设计大师都会给自己贴几个标签,那么他们其他的空间设计就不擅长不做了吗?并不是,只是他们给自己的定位很清晰,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通过一到两个点去突破了,所以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定位很关键,定位可以在消费者心中抢占一席之地。


      关于第二点和第三点,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以及在国内设计市场还未发展成熟,设计价值认可度还普遍较低时,科技的发展对于设计行业产生的影响。这实际也是对行业的一次洗牌,市场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设计师来说,已经不是做好设计图就能走遍天下了,设计技能变成了工作中的一部分,面对不同层次不同认知的客户,如何去沟通?对于认知水平和审美水准较低的客户,我们能否引导他们提升?不是执拗的坚持自己的观点和审美,而是通过更高层次的认知和观念去影响客户,最终双方经过多次磨合达成一致,愉快的合作,设计师不仅能设计空间,还能为客户设计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由技能型向顾问型转变,这是任何软件无法代替的。总之。我认为坚持打造最适合客户的设计为初心,有持续的学习力,不断提升设计水平,注重品牌建设、拥抱变化、拥抱科技的企业或个人将有机会冲出去!


      以上是对于室内设计行业的现状以及如何突出重围较为浅显的观点,欢迎大家留言区互动,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互学习。

       

      最后,下面是筑艺匠联合顺辉瓷砖贝壳未来家平台共同发起的一份市场调研问卷,欢迎各位设计师认真填写,促进各平台为大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推动中国的室内设计行业发展你我共同努力!       

       认真留言并填写问卷的设计师童鞋们,我们会选择至少30位,送出神秘礼物哦。

      2019中国室内设计服务状况调查问卷链接:https://www.wenjuan.com/s/Mf6vyiw/


主编:苏笑    


请您登录后进行评论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线预约